什么是電磁兼容性以及常見電磁干擾現(xiàn)象分析
點擊數(shù):35832018-01-30 08:48:12 來源: 重慶哥爾摩科技有限公司、電波暗室、電磁兼容暗室、汽車電子暗室、EMI系統(tǒng)測試、EMS系統(tǒng)測試、EMC測試附件、EMC測試天線
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電子設備應用越來越廣泛,電子系統(tǒng)的集成度越來越高,但是在復雜電磁環(huán)境下,電子系統(tǒng)對電磁干擾有明顯的敏感性和脆弱性。為了減少故障并杜絕事故的發(fā)生,必須對電子設備進行電磁兼容性設計。
1、什么是電磁兼容性
電磁兼容的涵義是指系統(tǒng)或設備在所處的電磁環(huán)境中的能正常工作,同時不會對其他系統(tǒng)和設備造成干擾。電磁兼容技術涉及通信、計算機、電子、生產、軍事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,電磁兼容是在有限空間、有限時間與有限頻譜資源條件下,不同設備相互之間可以共存而不致相互影響。由上述電磁兼容定義可知,電磁兼容的涵義包括:設備對周圍其他設備不產生不能承受的干擾,其本身也不受其他設備干擾的影響。
2、常見的電磁干擾現(xiàn)象及其分析
電磁及其感應現(xiàn)象是普遍存在的,因此電子系統(tǒng)的電磁工作環(huán)境是非常復雜的。從工程應用角度,電磁干擾按工作頻率的不同可將其進行分類。
在對電子系統(tǒng)進行抗干擾性能分析時,必須對導致系統(tǒng)的固有特性及其應用環(huán)境進行綜合分析。電子電路系統(tǒng)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電磁干擾類型有:例如,由于存在電路回路的公共阻抗耦合,因而導致電路性的相互干擾;由于干擾源與干擾對象之間存在著變化的電場,通過電容耦合可能形成電容性干擾,因其會產生干擾電壓; 空間電磁波的電、磁場強度變化,可能產生感電勢導致的傳導電流和傳導電壓的干擾;在交變磁場干擾源中,電流變化可能導致在電感性元件上產生感應電壓,因而產生電感性干擾等等。
3、抗電磁干擾設計機理
要構成電磁干擾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:其一,必須有干擾源存在,沒有干擾源存在,顯然不可能對設備產生電磁干擾;其二,有傳播電磁干擾的通道存在,否則不可能形成對設備的電磁干擾;其三,設備要能夠接受到干擾信號,并直接影響到設備的正常工作,因此即使設備接受到了干擾,如果采取技術措施可消除其對設備的干擾。例如,一個魯棒性很強的設備,是不會受到電磁干擾影響的??闺姶鸥蓴_設計機理就是要采取電磁兼容性設計,使上述三個條件不同時具備,以達到提高設備抗電磁干擾的目的。以電子設備抗干擾設計為例,因為設備中高頻干擾特別突出,首先是對設備發(fā)射的射頻能量進行控制,使其盡可能地小以免干擾其它設備,其次,為了設備不受到外界干擾,必須盡量減小進入該設備的射頻能量。電磁干擾可以借助輻射或者傳導傳輸兩種方式實現(xiàn),如干擾源能量直接輻射到控制線、信號線與電源線進入設備后,可通過公共信號、控制電纜或公共電源線等耦合途徑直接干擾設備的正常工作。因此,可在設備端口或敏感回路,采用共?;虿钅?垢蓴_措施,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其影響,降低輻射與傳導的能量,提高設備的抗干擾性能.抗電磁干擾設計就是在復雜電磁頻譜環(huán)境下,采用綜合技術措施以保障電子設備正確發(fā)揮效能。按照抗電磁干擾設計機理,首先是抑制干擾源以防范電磁干擾; 其次是采取防電磁干擾措施,以阻斷干擾傳播途徑;最后,是降低電子設備對干擾的敏感度,或者提高電子設備的魯棒性性能,以預防與抑制電磁干擾。針對電子系統(tǒng)的電纜接插件、印制板布局、信號布置,抑制干擾布線、元器件、濾波器、接地與旁路等環(huán)節(jié)可能引入的電磁干擾信號,可采用隔離、電路阻抗控制、濾波、解耦、密封、接地、屏蔽、正確布線等抗電磁干擾措施。

